网站首页 > 英国美食> 文章内容

舌尖上的台北士林夜市跟咱们比到底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5 13:05:08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前世死因分析测试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吃,其实美食我已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但总觉着有一个地方必须单独写一下,那就是台北的士林夜市,仿佛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夜市。除了在国内,我个人的真实经历是在新加坡和吉隆坡都和当地的华人聊起过这个夜市,好似大家不约而同地对这个台北的夜市极为推崇。别看我和人家聊得挺欢,其实那时我还没来过,真有点狗掀门帘子——全凭这张嘴的意思,只能肆意发挥想象来畅想这个所有华人都认同的美食天堂。我个人还线年,虽然中间有几年的空档,但自认为对餐饮行业还是有那么点了解的。当然了,体会最深的还是做餐饮业的艰辛,如果不是大规模连锁型的餐厅,老板所付出的心血外人真是难以体会。

  咱们华人对美食的研究如果说排界第二,我真想象不出来谁有胆量敢去占第一的。国家,就像我去英国的时候,想去品尝一下这个曾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闻名于世的美食,结果得到的答案就三个:第一是薯条,第二是鱼,第三是薯条鱼。好像全英国就这三样拿得出手的“美食”,我也是闲的,还真买了薯条鱼尝尝到底是啥味儿,正好赶上那天下雨,在温德米尔湖畔饿了多半天的我估计吃什么都特香。但真把薯条鱼放进嘴里,今天的回忆中只记得那是又油又腻,油腻到连薯条鱼到底是什么味道都忘了。再说东方国家,日本美食不错,但味道太单一,全凭食材的新鲜和菜品的码放吸引眼球。韩国是一个依仗泡菜来支撑国家餐饮文化的地方,印度是只要没了咖喱这一种调料整个国家餐饮业就会瘫痪的地方。

  要说咱们华人靠人数多才创造出中华美食,印度人数也不少啊?要说民族特色对美食的支撑,中国才56个民族,俄罗斯可是193个民族,纽约这一个市就有一千多个民族,在这方面都比中国多啊!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食材丰富的原因?也不会啊,从主食的玉米、小麦,到调料的辣椒、葱、蒜,到蔬菜西红柿、菠菜、扁豆、茄子、黄瓜都不是中国本土的原产地,只要是带“胡”字的,也都是外来,胡萝卜、胡麻这些没有一样是原产于中国,先件并不优越。但中国人在制作美食方面好像独具天赋,把简单的食材在灶台上万化变千。我记得在中餐里好厨师的标准并不是你能做出一百道菜,而是一个菜能不能变换出一百种做法。西餐的菜谱好像得玩命添加菜品,才能做出来,但中餐馆的菜谱一定要精简精简再精简菜品才能做出来。

  没办法,咱们华人就是这么聪明,加上喜吃、会吃、敢吃,烹调的技艺真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记得当年卓别林与周总理共进晚餐后,临别的时候实在是没能忍住地问了一句:“总理先生,您是否能告诉我那甜甜的液体是怎么进入圆滚滚的面团里的?”总理和翻译都没明白什么意思,想了半天才知道他问的是汤圆。卓别林实在搞不明白,用一团面是怎么把液体包起来的,而且这一团圆滚滚的面怎么还找不到接缝?在中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汤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不可思议的食品。跟美国人聊美食的话不外乎是这个Berg好吃一点还是那个Berg好吃一点,正规一点的BBQ、牛排就算是热菜了,蔬菜索性就是沙拉,美其名曰不损失营养。现在一个药片就能包含人体所需一切矿物质、维生素,直接吃药片不是更高效?

  全世界的食材到了华人手里那才算找对了地儿,制作的方式,太复杂咱们就不说了,就拿最基本最简单的面条说吧,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陕西拉面、福建龙须面、江苏空心面、武汉热干面、炸酱面、河南烩面、延吉冷面、宜宾燃面、新疆拉条子。。。太多太多了。我居然还听到一种说法,说什么意大利面和中国面条的历史不分伯仲,简直太离奇了,发源于周朝的岐山臊子面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怎么比?不行的线多年前的面条实物都摆在那儿的,想和我们抢面条的创始人?意大利面的发音已经给出了答案:“死不该地”!再说了,意大利面条大多数在我看来就是揪片儿,这在中餐里完全就是另外一个领域了,如果这都算面条的话,那中国的面可就更数不完了。

  我个人最有意思的一次吃面经历是在,由于在美国已经呆了很长时间,突然想吃中国的美食,没想到还真开了一家拉州拉面,立马儿一脚油门就奔着那家店开去。一进门和国内的店没什么区别,前厅和后厨之间就隔着通透的大玻璃,是为了让顾客放心,甭管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拉面的制作过程。我这一看不要紧,当即乐出了猪叫声,一个墨西哥人穿着白色的厨师服带着白色厨师帽,在那儿一板一眼地抻着面,黝黑的肤色和白色的服装、面粉动态地融合在一个画面中,双手间的面条抻得是有模有样,还时不时抖动双臂把拉面砸向案板的薄面之上发出清脆的“咣咣”声,四肢短小脖子粗的墨西哥人怎么进了马兰拉面的后厨了?最可乐的是他居然还能听懂中文“二细、大宽”这样的专业词汇,熟练地控制着手中拉面的粗细。

  好吧,说回咱们的美食,说回咱们美食的标志性品牌——士林夜市。夜市,自然得晚上去才会热闹。我在台北那天正好赶上个大热天,白天出来的,搭乘捷运去了不少地方,一直玩到天黑才开始准备去士林夜市。不得不说,在高温下的台北,背着两台全画幅的单反相机,而且除了短暂地在捷运上的时间以外都是靠双腿丈量着台北的大街小巷。汗水湿透了衣服,下到捷运站里空调一吹,舒服一会儿后又再次冲进蒸腾着湿热的台北闹市,尤其在西门町游走,还顺道去了淡水河边,在高温下持续走了将近三个小时。反复几次这样的行程让体力消耗有点透支,自己再进捷运站都不好意思了,身上的T恤让汗水浸透得湿了干、干了湿,一条条白色的弯弯曲曲的汗碱印记铺满了T恤,一颗颗冒着热气的汗珠儿顺着头发尖儿滴落在脖颈。

  还好的是士林夜市是我今天的最后一站,逛完这里就可以回酒店洗澡了。乘坐捷运淡水线至剑潭站下车,出了出口再步行向前几十米就到了。士林夜市是以阳明戏院为中心所围成的夜市,由几条小巷道构成,穿梭其间格外有一种市井滋味。让我没想到的是士林夜市是一个综合的市场,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小吃街模式,以至于我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还问了巷口第一家的店主以确定这里绝对是士林夜市不会错。认清这里就是驰名华界的士林夜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了一杯冰柳橙柠檬,出汗都让我有点虚脱了,这一杯饮料我都没用吸管,掀开杯盖直接连饮料带冰渣一气儿灌进身体,身体的燥热顿时被镇住了,太阳穴上方开始疼痛,冰凉的饮料一气儿灌下让胃部实在承受不住,通过胃经发出的疼痛向我。

  小巷里各式店铺及地摊挨家紧临,小吃摊、服饰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运品等,简直就是个综合性的大mall,很多商家都在店门口立起微信支付宝收款的招牌,欢迎来的游客消费。的饮料有点像日本,便利店里很多饮料都特别好喝。但让我没想到的是鲜榨的饮料依然这么好喝,这里最有名的一家冰品店叫辛发亭,雪花冰、绵绵冰的开创者,已经有四十几年的历史。我以前吃的这种在叫刨冰的冰饮都是把冰块刨成冰沫,然后浇上各种味道的水果原浆,再放上樱桃、香蕉片、柠檬片之类的点缀。但这里最有名的咖啡或抹茶冰饮,则是直接让冰块就是咖啡冰块或抹茶冰块,刨下来的冰沫都是味道十足,再配上软糯的红豆,这一盘冰饮上来还没吃就让人两眼放光了。

  来士林夜市吃冰饮肯定不是目的,士林夜市可是积聚了全各种美味小吃的天堂,市场内囊括综合小吃、从牛排、铁板烧到蚵仔煎、广东粥、大肠包小肠、炸大鸡排、生炒花枝等等琳琅满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总将狭窄的通道挤得水泄不通,尤其到了有名的小吃摊位前,排队的人绝对能把窄小的街道堵死,我就过一个小摊位,把一个小丁字口彻底堵了个瓷瓷实实。这个小摊具体卖什么的我给忘了,但清晰地记住旁边铺位的招牌引起了我的好奇:“青蛙下蛋”,像一种甜品,就是煮熟放入碗中之后中心会呈现白白的一点,看起来像是青蛙卵而得名。如果有密恐的人端起一碗青蛙下蛋不知道是不是得吓得把碗扔出去。其实,青蛙下蛋跟粉圆是一样的,拌着柠檬爱玉果冻,吃起来弹牙又滑嫩。

  士林夜市有一款名吃很有争议,吃过的游客对它的评价毁誉参半,喜欢吃的描述起来简直是眉飞色舞,不喜欢吃的索性告诉你都不要去尝试。这种小吃的名字叫:大肠包小肠。其实就是把糯米肠煎至金黄,中间切口夹入小香肠,介绍说是口感香酥饱满,反正我看着是多少有点油腻的嫌疑,让我想起在欧美国家烤的那种大香肠。味道有什么区别?别看我这儿说得天花乱坠,士林夜市的美食也是铺天盖地,但我是过午不食,晚上这个时间根本就不吃东西,刚才要不是因为一整天高温下的暴走,流汗过多险些让我脱水,我连那杯冰柳橙柠檬都不会买的,甭管去哪儿都是一瓶矿泉水随身,今天已经严重破例了。至于整个士林夜市的美味佳肴,我只能挨个闻一遍,但到底是什么味道我可一句都讲不出来了。

  很多朋友也都说我,你也不吃去士林夜市干嘛?看啊!闻啊!看着各种新鲜的食材被各种烹饪手法料理着,闻着各种美味在夜市里窜来窜去,看着每个游客都在山珍海味前大快朵颐,闻着鲜美的食物在各种调料的佐味中发出的陌生味道。迎面走来的人群一个个的就嘴里最忙,不但胡吃海塞着各种美食,同时还在探讨着美食的口味以及下一个美食目标,中间偶尔还往嘴里继续灌下带有果香的冰饮或者正在炸裂着丰富泡沫的啤酒。不得不说,在经年累月的高竞争工作中疲于奔命的精英白领们,偶尔来士林夜市过一晚这种无忧无虑醉生梦死的生活绝对是对自己的犒赏,让舌尖和味蕾在陌生的美味中充分,让压力和疲惫在炸裂的啤酒泡沫中烟消云散,让身体和在士林夜市里彻底放松。减肥!肯定不是今晚的主题。

  也可能是我对美食不太在行,最起码士林夜市里的美味对我来说都比较陌生。像名吃生炒花枝,就是用花枝、笋片和红萝卜放在一起快炒,勾芡成羹,加醋和糖调味,看着盘子里鲜嫩爽口的炒菜和酸甜味道的汤汁,不得不承认是很绝妙的搭配。还有在很远处就能闻到的炸大鸡排的味道,最著名的豪大大鸡排的起源就在士林夜市的这一家,炸好后的鸡排比脸还大,店招牌上“豪大大鸡排创始店”几个字非常醒目,同样醒目的还有“本店鸡排一律不切”字样。要的就是“大”!对了,还有海鲜!岛四面环海绝对是少不了海鲜,但美食中对食材又不孤芳自赏,美国大生蚝、龙虾,深海大鱿鱼,都堂而皇之地摆在来来往往的游客面前,让它们以烹调方式的料理后裹着香浓的味道展现在每个垂涎欲滴的游客面前。

  对了,说了半天怎么把小吃最有名的一道美食忘了呢?这道美食就三个字,说到这儿我估计所有人都能猜出来了,那就是“蚵仔煎”,但念出来一定不能按照普通话,不然别说人,就连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得如入五里雾中。这三个字一定要用闽南话念出来:“藕啊煎”,如果念的音是“科子煎”,我估计所有的摊贩都得晕头转向。蚵仔煎其实就是牡蛎,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而在闽南潮汕及一带称之为“蚵仔”。闽南有句俗谚叫“肥蚵仔肥韭菜”,意思是农历二月,韭菜的生长最为旺盛的时候,也是蚵仔最为肥硕的季节。蚵仔煎则是把两种这个季节中最为肥美的食材搭配出奇妙的黄金组合,不但在味道上,就是在功效上也绝对是黄金组合,真不是我在这里耸人听闻。

  首先,咱们看牡蛎,从中医角度来说它可以滋肾阴,对耳鸣、盗汗、遗精等病症都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再来看韭菜,俗名是“起阳草”,能壮肾阳。这道美食可谓是双补,对您身体的“先天之本”——肾脏来说可是难得的补品。蚵仔煎用牡蛎加韭菜放番薯粉掺水煎成饼,如此简单的料理竟然好吃到流传后世,大范围风靡,可不仅仅是味道的原因,它的功效肯定是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闽南东三角,蚵仔煎还是一道妇女厨艺的必备菜之一,新娘子入门后,第一次给公婆做的家常菜中最好要有它。做得好的,会让公婆另眼相看的。这常菜是家家户户办桌时的首选必备菜,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来不吃这道小吃那可是要终生遗憾的!得!我这儿是骂自己啊!这一晚上光看了,一口蚵仔煎都没吃。

  好了,天色已晚,准备离开夜市回酒店了。所有的人都是带着一身美食的香味离开士林夜市,唯有我一个人是带着一身的汗臭离开。捷运的这一段真是热闹非凡,这么晚了从捷运站口出来的人比进去的人都多。看来士林夜市有点拉斯维加斯的意思,不过是个美食的不夜城。士林夜市的大名让来自世界各地游客对它趋之若鹜,其实台北还有几家不错的夜市,不过可惜的是被士林夜市的所,如果在台北旅游的时间充裕的话,其他几个夜市也值得逛一逛的,这几家夜市分别是饶河街夜市、夜市,希望您不会像我一样在夜市里只能瞎转悠,完全是暴殄天物的行为,但愿您能大快朵颐,彻底放开脾胃,歇斯底里地在每个美食摊位前“附膻逐腥”,这才是没有白来一次士林夜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