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路线> 文章内容

旅游路线昆明提出融城30条 拟推出一条精品旅游线

※发布时间:2015-2-6 22:29:0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重庆中考论坛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市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站,重庆中学生网好,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中学学习网,重庆中学生网家教,重庆中学生论坛,重庆学生zslpsh,重庆高考论坛zslpsh,重庆中学排名zslpsh,重庆中学zslpsh,重庆中学生,重庆学生网中考,重庆中考zslpsh,重庆中学生交友,重庆初中生,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土话网,西南云南方言网,最新电影淘娱淘乐,tianyanmao.cn,重庆18680好,岳阳yy房产网,重庆18680,云南西南方言网,网店taoyutaole,电影淘娱淘乐,最新电影淘娱淘乐,电影淘娱淘乐,娱乐资讯taoyutaole,影视淘娱淘乐,taoyutaole笑话,taoyutaole淘娱淘乐,娱乐taoyutaole,时尚taoyutaole,重庆生活新闻,贵州西南方言网,027旅游新闻网,重庆特产18680,0871昆明旅游人才网,重庆生活18680好,观赏虾之家zadull,022天津交友,022天津交友网,水草造景zadull,18680重庆特产,0755深圳交友网,0755深圳旅游招聘,0755深圳旅游招聘网,0755深圳旅游新闻

  原标题:昆明提出融城30条 拟统一滇中固话区号

  《昆明市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昨天正式出炉。该《方案》出台后,迅速引发给各县区党委和人民,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市委和市级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市属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配图

  《方案》总体目标提出,昆明通过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安全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和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增强昆明作为省会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全力支持周边四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的发展。

  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助力,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奋力谱写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1.向省委、省专题汇报

  力争将昆明市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省级计划

  由昆明市发改委牵头,向省委、省专题汇报重点汇报昆明市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工作情况、下步打算、请省帮助解决的困难问题等,力争得到省的更多支持。市级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与省级对口部门衔接汇报,力争将昆明市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省级计划、资金盘子。

  2.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加强跨州市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

  《方案》指出,下一步将由市研究室牵头制定相关细则,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同时,研究制定争取省级层面给予滇中区域的创新政策、差别化政策,重点加强在涉及体制机制、土地空间、招商引资土地税收政策、跨州市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与滇中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共同谋求政策空间,将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项目和政策共同“打包”争取国家、省级层面的支持。

  3.主动加强横向对接协商

  重大建设项目及时纳入我市工作计划

  由昆明市发改委牵头,主动加强横向对接协商。由市级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和滇中产业新区进行互动对接,共同协商双方或多方合作推进的重点和途径,对取得共识、具备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及时纳入我市工作计划,快速推进。

  4.筹备全市动员大会

  全市范围进一步统一思想

  并筹备召开全市性动员大会。组织召开昆明市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在全市范围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安排部署昆明市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

  5.研究出台市级层面实施意见

  根据省委、省《关于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省《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年—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研究提出昆明市《关于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报经市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后印发实施。

  6.建立沟通机制

  协商解决推进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由市发展委牵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互通政策信息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协商解决推进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共同研究提出需协调解决的重要事项,形成合力推进工作。

  7.做好规划编制衔接工作

  加强与滇中兄弟州市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

  由市发展委牵头,落实全省《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主动配合省编制好六个专项规划,市级相关部门尽快与省发展委、省商务厅、省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等部门进行对口衔接,主动汇报,力争把我市各专项领域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配套政策措施列入省级各专项规划。

  加强与滇中兄弟州市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重点对接城乡建设、交通、水利、通讯、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需要修改完善和需要补充编制的规划内容,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8.与兄弟州市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

  研究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付费系统对接方案

  《方案》要求,要全面落实全省《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主动配合省编制好六个专项规划,市级相关部门尽快与省发展委、省商务厅、省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等部门进行对口衔接,主动汇报,力争把我市各专项领域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配套政策措施列入省级各专项规划。加强与滇中兄弟州市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重点对接城乡建设、交通、水利、通讯、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需要修改完善和需要补充编制的规划内容,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9.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由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委牵头,按照滇中城市经济圈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和互联网“五网”建设的要求,以交通互联互通为突破口,下功夫先行推进,做到城对城、点对点无缝对接。研究提出一批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的高速公、国铁、城际铁、港口等综合交通项目,切实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研究提出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付费系统对接方案,以及昆明与其他州市间增开城乡公交线和班次的具体方案。

  10.水利基础设施一体化

  构建江河、湖库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

  《方案》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由市水务局牵头,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按省的工作步骤,牵头完成滇中引水昆明段输水干渠相关前期和昆明段配套工程项目书。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水资源节约、、管理一体化及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构建江河、湖库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保障供水安全,推进水利设施共建和水资源共享的具体方案。

  11.通讯基础设施一体化

  尽快提出滇中经济圈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用方案

  同时,要加快通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由昆明市工信委牵头,充分发挥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作用,尽快与国家、省工信部门、省通信管理局及相关通讯企业对接研究,提出统一滇中城市经济圈固定电话区号、取消固定电话长途话费和移动电话漫游费用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步骤,加快滇中区域通讯并网。

  12.产业发展一体化

  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特色农庄

  加快产业发展一体化建设方面,《方案》要求:有所作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统筹资源分布、容量、生态安全,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合理布局、产城融合,共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一体化建设。由昆明市农业局牵头,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特色农庄和农产品交易市场。以蔬菜、花卉、畜牧、林果和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加强绿色产业协作,努力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差异竞争、合作共赢的高原特色农业。

  13.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建设

  研究推出一条精品旅游线

  加快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建设,将市旅发委牵头,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实施一批旅游文化项目。研究推出一条旅游精品线,合编一本旅游宣传册,在交界处互设牌,促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协调发展。

  14.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

  逐步消除行政和市场壁垒

  由市商务局牵头,按照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逐步消除行政和市场壁垒,研究提出在大市场竞争中专业市场的相互补充、旅游市场的开拓延伸、产业发展的互补互融的对策,共同营造统一、公平、、有序的市场,促进各类要素的顺畅流动、合理配置。

  15.物流枢纽体系建设

  推进物流园区、物流通道建设

  加快物流枢纽体系建设方面,由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牵头,依托交通基础条件和产业布局,研究提出昆明物流发展的重点和服务区域,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物流通道建设,与兄弟州市携手推进物流配送同建进程,共同建设国家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16.园区开发一体化建设

  制定加快综合保税区等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昆明市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牵头,借鉴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研究制定加快综合保税区等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昆明市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17.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全面体恒城镇发展品质

  滇中城市经济圈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方面,由昆明市规划局牵头,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提升城镇功能。以建设高原生态宜居城市为重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城镇发展品质。

  18.提高区域合作和水平

  联手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同时,《方案》提出要“提高区域合作和水平”,要求由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发挥川滇黔十二市州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合作平台作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联合滇中4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共同推出一批招商合作项目,联手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19.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

  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方案

  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方面,由市环保局牵头,重点围绕滇池和牛栏江、南盘江等跨流域、跨区域河流湖泊,研究制定加强和建设生态联盟的行动方案,开展水和大气综合整治联合行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加强土壤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综合整治,提升区域质量。研究建立碳排放、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机制,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方案,发展资源交易市场。

  20.合力开展造林绿化

  提出生态隔离带绿化造林五年行动计划

  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提出昆明市与滇中四个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连接的国家、省、县级道和铁、河道沿线及生态隔离带绿化造林五年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

  21.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落实完善医疗保险异地持卡就医结算制度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方面,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积极推动滇中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在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领域的合作,争取省的政策支持,加快构建“滇中同城生活圈”。及时落实滇中经济圈区域内社会保险统筹制度,落实完善医疗保险异地持卡就医结算制度,着力构建资源共享、制度对接、城乡统一、待遇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2.构建跨区域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共同处理跨区域公共危机

  由昆明市牵头,强化法制保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跨区域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并建立协调统一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完善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应急体系,共同处理跨区域公共危机,形成管理合力,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3.深化户籍制度

  合理确定放宽除城区外县城建成区、建制镇(乡镇)落户条件

  由市牵头,合理确定滇中城市经济圈4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落户条件,全面放宽除城区外县城建成区、建制镇(乡镇)落户条件,合理有序引导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不断完善配套政策。

  24.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等在建项目实施进度

  由市发展委牵头,以项目推动为抓手,积极争取省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将我市涉及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项目(续建、新开工、前期工作项目)列入全市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加快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等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妥善解决在建项目建设用地、施工协调、承诺政策的及时兑现等问题,确保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25.集中开工一批项目

  组织一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由昆明市发改委牵头,认真梳理筛选近期可以开工的辐射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大项目,邀请省和相关州市、滇中产业新区参加,组织一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26.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提出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和项目

  由昆明市财政局牵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各类基金,支持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培育和一体化发展融资平台建设等。研究设立专项资金,提出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和项目,形成中央、省、州(市)财政支持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27.提高金融支持能力

  配合建立滇中银行

  由昆明市金融办牵头,以强化昆明资本市场功能为抓手,积极谋划申请设立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基金,配合建立滇中银行,加大对银行机构的招商力度,吸引境内外有实力的银行机构,在昆明建立法人机构或区域性分支机构。

  28.加快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

  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研究提出昆明市与滇中4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人才交流的资金补贴、落户、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畅通人才交流渠道,共建滇中人才高地,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9.学习借鉴外地经验

  组织一次城市群学习考察活动

  由市发展委牵头,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由市领导带队,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到全国起步较早、进展较快、成效显著的山东半岛和长株潭、长三角等城市群学习考察,充分借鉴外地经验。

  30.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做好昆明市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各方面宣传工作

  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积极运用多种和方式,做好昆明市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思、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宣传报道,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强劲造势,着力营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