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人文经济百日行动”加快人文集美建设

※发布时间:2015-5-27 23:24:5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集美区首批“百日行动”四个小组工作巡礼

  去年9月,集美区委通过“关于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美丽厦门示范区”以及“美丽厦门人文集美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人文集美”发展定位后,区各相关单位迅速行动起来,策划、组织首批“百日行动”计划方案,提出自2014年10月10日起至2015年2月15日,以“百日冲刺”的方式全面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美丽厦门示范区。

  人文彰显、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是人文集美发展战略的“四条战线”。此次实施的“百日行动”共有四个,分别是嘉庚百日宣传教育活动、加快产业落地百日行动、道整治提升百日行动、共同缔造示范点百日冲刺行动。

  近日,本报记者对我区四个“百日行动”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真切感受到我区各级各部门力促具体项目、重点目标的落实,扎实推进“人文集美”战略实施的决心和信心,亲身体验了四个“百日行动”工作取得的阶段性。

  嘉庚百日宣传教育活动

  集美做法获央媒点赞

  走在集美的大街小巷,您随处可以看到有关陈嘉庚生平和嘉庚的公益广告。这是去年集美区组织创作编绘的“图说嘉庚”公益广告画,刊播、于新闻、户外电子显屏、宣传栏、广告灯箱、工地围挡、公交车身,让更多人知晓、感受嘉庚的不朽魅力。

  作为集美的城市,嘉庚就是“人文集美”的核心,是建设美丽厦门示范区的思想和动力。去年10月份以来,集美区通过组织开展“嘉庚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嘉庚,让嘉庚走进群众,深入。

  宣传宣讲扩大知晓率

  2014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集美区专门成立了“嘉庚宣讲团”,深入全区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进行宣讲,总计开展宣讲172场次,受到群众热捧。集美区委宣传部和陈嘉庚纪念馆联合制作了多套图文并茂的嘉庚先生生平事迹展板,让更多人全面了解陈嘉庚伟大一生。将嘉庚故事和嘉庚内涵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新进行,增强了宣传效果。集美区委宣传部还组织编写出版了《嘉庚简明读本》,诠释嘉庚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干部群众学习嘉庚提供了普及性读物。辖区不少学校开发了嘉庚校本课程,融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去年,由集美区主办,集美校委会和辖区12所大中专院校参与联办的首届集美学村文化艺术节精彩亮相。此次艺术节前后历时近3个月,可谓是集美学村所有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文艺水平的一次“大展”和集中检阅,参与的在校师生超过10万人,通过组织创作、表演、展示和宣传,进一步嘉庚。

  用生动故事诠释嘉庚

  去年5月26日,大型电视动画系列剧《陈嘉庚的故事》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又陆续在福建、厦门,这部由集美区委宣传部与厦门音像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精品力作,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在等部门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全国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中,被列为重点推荐作品。

  由集美区委宣传部发起拍摄的主旋律青春励志电影《侨女日记》,至今已走进集美30多所中小学放映。该剧还入选了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第33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

  在开展百日行动中,集美区通过组织文艺创作表演和展映展播,发挥精品文艺作品育人化人的作用,把“嘉庚”、“人文集美”等核心要素进行故事化的再包装,为集美的历史文化搭建专属的故事载体,有效提升识别度和影响力,成为宣传和嘉庚的一大特色。不久前,《日报》以《从肥沃的历史土壤里找寻今天的价值——厦门市集美区嘉庚践行核心价值观》为题,对集美区将传承和嘉庚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点的做法进行重点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

  加快产业落地百日行动

  40个项目预计新增产值5亿元

  日前,位于集美杏林湾畔的厦门软件园三期通过入园审核企业达357家,核准面积约220万平方米,交房107家,入驻办公71家。今年一季度以来,福州福大自动化、厦门一品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鼎林(厦门)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集米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物之联等多家企业纷纷入驻这片充满生机的产业“新热土”。

  去年10月,集美区开展“加快产业落地百日行动”,在行动中,集美加大了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现行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加快项目平台建设,增加商务办公场所,推动在谈项目落地,抓紧了产业龙头项目的洽谈工作。按照方案,重点促进48个有望投产、建成、投建、挂牌的产业项目,其中,就包括加快软件园三期、杏林湾营运中心项目投产和入驻。截至目前,通过产业落地百日行动,已有40个项目完成或基本完成预期工作目标,预计可新增产值及营业额5亿元。

  形成推动机制

  年初,在一次区领导工作督查中,深青工业园区有企业反映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不方便等问题,灌口镇及相关部门根据督办要求,及时加快周边设施建设进度,新增深青工业组团—软件园三期公交线,缓解员工、村民出行难问题。

  “三层”督查督办,是产业项目落地百日行动的机制保障,通过区领导对挂钩的产业项目进行挂牌督办,区委办、区办对每个项目逐项进行督查,“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收集汇总各项目进度的“三层”督查督办,项目进度,发现存在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解决落实。

  其实在产业项目落地百日行动开始前,区商务局就全面分类梳理了我区现有待投产、在建、待建、待挂牌等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形成领导小组每月调度会,各部门分工负责,有效联动,如区国投公司加快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区商务局抓紧在谈项目商谈,区经信局周密制定产业政策,各镇街主动作为做好服务工作。

  完善配套政策

  今年3月,一个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大礼包重磅推出。《集美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办法》,年度网络零售额首次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可获一次性励10万元,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按每增加1000万元再给予5万元励。单家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年纳税额5万元-50万元的,50万元-150万元的及150万元以上的,分别按其年纳税额的15%、20%及30%给予励。《办法》的出台,助推了集美区电子商务发展,加速了集美区新兴产业的培育孵化。

  产业项目落地百日行动以来,集美区通过政策梳理,及时修订、出台了《鼓励企业增加产值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入驻软件园三期的励办法》、《集美区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励办法》等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落户集美,以人才结构优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道整治提升百日行动

  19条主干线焕然一新

  近来,不少市民发现,集美的越来越美了!多条市区街道焕然一新:石鼓山道的违章广告被拆除了,杏西、杏东等沿街店面外墙被粉刷一新……自2014年10月起,集美区开展“道整治提升百日行动”,在原有道整治提升的基础上,重点对辖区19条干线进行整治提升。

  道整治提升百日行动共涉及辖区19条主干线,按行政区域划分为44段,投入约3.49亿元,整治内容包括:道市政、公用设施完善,道两侧绿化提升美化,道两侧违章建筑物、构筑物拆除,道两侧立面,道市容市貌整洁亮化提升等5个方面。目前,田集连接线、鳌园、石鼓、集灌、杏林湾等19条段已经基本完成各项整治提升,辖区主要道干线和窗口地带更加整洁、有序,提升了集美的城区形象和城市品位。

  完善道市政设施

  一条合格达标的主干道,最基础的便是面、灯、雨污井盖、缘石等基础设施,完善这些基础设施,也关系到市民出行的便利与安全。道整治提升百日行动以来,各道管养单位累计修补面约1万平方米,更换雨污井盖229个,重新施划交通标线3万多平方米,改变了道脏乱面貌,排除了一些安全隐患。对公交候车亭、报刊亭、名牌等沿街设施,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完善,其中更新了交通标牌458套。

  在道两侧违章建筑物治理方面,相关部门对不规范的残墙断壁,采取拆除或补砌的方案,累计拆除违章搭盖59起,拆除面积92501平方米,同时规范了道两侧广告、店招管理等,拆除不规范广告、2213处,提升沿街店招1082块。

  美化沿街景观

  整齐高大的凤凰木挺立着绿色的身姿,映衬着点缀其间的花草更加缤纷;沿途的公交候车亭以红色的闽南古厝造型出现,让等车的市情都变好了。在集美新城的杏林湾,行人感觉“不一样了”,原来只有光秃秃栏杆的道,种上了郁郁葱葱的绿树、花草,看着口的道一天天变靓,不少新搬进周边楼盘的居民感到非常惬意。

  包括杏林湾在内,道整治提升百日行动以来,田集连接线、集美大道、诚毅东、杏林湾、杏锦等道,都在悄悄变美。按照“上有大树遮荫、中有片林点缀,下有灌木铺面”的绿化模式,集美区对道实行景观立体式绿化,对集美新城的几条干道,根据道和周围选取树种和花木品种,如在以车行为主的快速通道田集连接线,建设部门选取了小叶榄仁等树形优雅的树种,而在兼具车行和步行功能的杏林湾,则种植了成排的本地凤凰木,夏天时可形成林荫道,为行人遮阴,力求实现一年四季都有景致,形成高低错落的绿化效果。

  共同缔造示范点百日冲刺行动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东厝寨是后溪镇后垵村的一个自然村,它靠近厦门北站,如今,这个“厦门的窗口”越变越美,进村庄的铁高架桥下,原本一片无人管理的杂地,经过修整变成了一个现代化、高规格的门球场,一旁的绿化公园,不仅美化了村民的居住,也吸引了不少村民闲暇时来散步、休闲。

  涌现出13个典范村居

  东厝寨的改变,只是集美区共同缔造百日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10月份以来,集美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要求,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百日行动”,按照“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关键在群众参与、根本在让群众满意”的要求,嘉庚为引领,立足实际,以点带面,全面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共同缔造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涌现出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示范亮点:灌口镇田头村探索出“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集美街道银亭社区海光花园小区将昔日的“脏、乱、差”小区建设成了典范小区,为无物业小区建设、管理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共同缔造使山村发生了很大变化,美了、生态美了,开发乡村游的条件也更成熟了,老百姓才能更富裕。”“典范村”之一的田头村代表陈水强参与“共同缔造”,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在共同缔造中,群众参与是关键,而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首先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办事,在这期间,集美区不少村居成立了代表的乡贤理事会,共谋发展事务。

  家园变美了,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也日渐高涨,共治共管意识明显增强。据不完全统计,百日行动期间,各村居群众自愿筹资104.7万元,投劳4500余人次,出让土地21120余平方米,捐献农具2000多件,参与志愿服务369场9070余人次。如杏林街道内林社区的“移风易俗、活力内林”主题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与;侨英街道居民在公园建设过程中,群众积极投工投劳、自觉出让空杂地用于公共建设。

  共同缔造深入

  共同缔造以来,众多驻社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也积极行动,为社区出资出力。区地税局主动与灌口镇田头村共建田头公园;区国税局为集美街道银亭社区海光花园小区腾让空地用于停车场建设;杏林嘉安公司无偿出让房产,与社区一道将原来的“堵心房”改成“交心房”;水电六支队、华侨大学积极参与侨英街道兑山公园建设;夏商集团为杏滨街道康城二里小区无偿提供场所作为居民议事厅和文体沙龙室。

  通过一段时间的创新实践,在集美,共同缔造已深入,社区治理改善了、人居不断提升,百姓收入也增加了,集美区初步摸索出一条具有“人文集美”特色的社区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