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人文地理】冰壶清风留

※发布时间:2016-5-5 15:54:1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虽然地处闽南山区,却声名远扬。

  湖头的出名,与一个历史名人息息相关。他就是曾任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清代名臣李光地,同时代的学者常尊称其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安溪湖头人。在湖头,现存的李光地遗迹不少,其中,李光地的故居及贤良祠,已是国家级文物单位。

  李光地亲笔诗词

  走进昌佑堂,一进厅堂悬挂着多幅李光地墨宝。李光地第十一代裔孙、七旬老人李金德为我们义务:“‘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这一诗作,正是我老祖一生为官、勤政的真实写照。唐朝著名宰相姚崇在《冰壶赋》里面讲:‘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之冰壶之德也。’我老祖当年身居相位,常以古贤人自励,并激励后如、志存高远。”

  “‘不作风波于,别有天地留’,这幅墨宝同样耐人寻味,它我们子孙不要做无益于世的争斗,不要为贪欲所,这样人生会另有一番高远境界。”

  提起先祖李光地,李金德充满自豪,他不敢直呼其名,声声老祖。李金德还提醒我们细看这副字画。这才发现,“别有天地留”的“人”字,写得很特别,只有一捺,少了一撇。为什么呢?据李金德介绍,李光地特意用这个不完整的“人”字,每个人一出世,人生才刚开始,这正立和大写的“人”字,需要用一生的行为来书写。殷殷期待,可谓尽藏于中。

  人如其诗。纵观李光地的一生,都是在书写尽忠报国的人生。

  清康熙九年(1670年),28岁的李光地中进士,进翰林,伸展他的报国才负。居官48年间,政绩不凡。

  李光地故居庭院内景

  在昌佑堂的二进、三进厅堂,悬挂着康熙御书“夹辅高风”“夙志”等匾额。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这是康熙对李光地德才兼优的高度赞赏。据史料记载,李光地去世后,康熙十分伤心,特命工部尚书徐元梦等护其丧归。康熙帝又谕部臣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李光地《家训·谕儿》

  正观赏间,耳边传来琅琅读书声。原来是一群学生在墙上张挂的李光地家训。

  晚年的李光地,曾亲手订立家训族规。在昌佑堂,有两则李光地家训让人印象深刻。一则是《家训·谕儿》,一则是《诫家后文》。李金德老先生对这两则家训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每次向人介绍李光地故居时,都要对老祖的家训浓墨重彩、声情并茂朗诵一番。

  李光地在《诫家后文》中回顾了湖头李氏家族艰辛的起家历程,提出“夫世无百年全盛之家,人无数十年平夷之运,兴衰之极,存乎其人。”他特别警示家族后人:“吾等老成尚在,决不尔容,况乎不类子弟,每借吾形似以犯,尔不为吾顾名节,吾岂为尔爱性命?国宪有严,亦必不尔宽也。”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言犹在耳,是家风教育的箴言。

  李光地故居前的犭贪兽

  对于戒贪,李光地故居里有着独特的体现。在昌佑堂东巷北端入口处有一个接官亭,该亭的石阶上,屹立着一只面目的像怪兽雕像--“犭贪”,这只犭贪的奇特之处,就是首部与身体分开,好似只要有人用脚一踢,就会身首分离。传说犭贪是天界的一只神兽,生性,最终因贪而死。李光地用犭贪“身首分离”的,形象地子孙:“祸莫大于知不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时刻保持,守正。

  李光地不仅重视家族教育,还推而广之。康熙五十五年,李光地亲自给安溪知县曾之传写信,并抄附湖头李氏《本族公约》,希望家规乡约能惠及全县:“颁行条教,俾僻壤有所遵循”。安溪文教由此昌盛。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湖头古镇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科举盛况,先后出现了1位宰相、4位总兵、20多位进士、99位举人,入仕100多人。

  贤良祠(榕村书屋)

  除了昌佑堂,湖头古镇还有一座贤良祠和李光地息息相关。

  “襟带蓝水,背负阆峰,山川灵秀,人文所钟。”这是对贤良祠的赞誉。贤良祠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闽南传统红砖建筑,占地6000多平方米,为三进四合院式。第二进祠堂为悬山式屋顶,宽深各3间。厅堂内外环墙嵌有大理石镌刻,包括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巡子牙河建坝诗”“朱文公家训”等诗文。祠堂后面有个藏书楼,被小山、花园和小桥流水所环抱,南面为临水轩、荷池等,山光水色,争相辉映,景致宜人。

  贤良祠,原名榕村书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李光地命其长子李钟伦建造一间家族书屋,因其地榕树数亩成荫,故名“榕村书屋”。李光地时,在此潜心研究理学,著书立说,定期,吸引了魏延珍、蔡世远、王兰生等名家前来,给书屋留下了许多学林佳话,也让安溪一时文风大盛。

  担当生前事,留芳身后名。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为表彰李光地“冰霜之节操、辅政之忠勤、学问之博洽”,将其追祀于贤良祠,而李光地生前在家乡治学的“榕村书屋”,也改称“贤良祠”。在湖头的贤良祠,至今竖立着一方雍正颁赐的《谕祭文》石碑,回顾李光地生平事迹,赞誉李光地“学问优长”“卓然一代之”这是对李光地的高度评价。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