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记者姜红: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发布时间:2017-8-22 15:22:1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金惠敏提出,科学与人文之争由来已久。启蒙运动以后,科学得到极大推崇。由于人文科学不能直接变现、创造物质价值,成为很多科学至上主义者之处。然而必须要看到,科技和人文都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及表现,在生活中发挥彼此不可取代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明说,科学的发展或许可以让人类在某种条件下无所不能,但缺乏约束的发展又可能让人类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要素。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包括生物工程和智能机器人在内,虽然带来了性变化,但是也带来一些伦理问题,需要人文和人文思想进行制约。从这个方面而言,人文科学有着自然科学所没有的力量。

  奥斯特毕克称,科学有基础性作用,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人文科学不仅可以为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答案,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暂时搁置问题、冷静应对。

  阿勒-纳西夫表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创造更多可能性,但是要反对技术。尽管机器人也可以从事下棋等活动,但是文学、音乐、运动等带来的情感体验,是机器人所不能及的。人们需要有所反思、,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也理解其局限性。

  奥斯特毕克认为,现在有机器人在学习人类的情绪,在未来,机器人可能也会有创造性。人们需要对此进行反思,自己的立足点在哪里、意欲何为。这些伦理问题非常重要,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朝戈金表示,人文与科技在未来应该会携起手来。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好的发展,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技术得以分析、保存、档案化,为传统文化在目前及未来的复兴和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科技进步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艺术、人文思想的更迅捷、方便。今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假如人类能够从体力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人的需求会更多。科技与人文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科技的进步可以促进人文科学发展,人文科学也希望拥抱科技,通过科技发展。

  阿勒-纳西夫提出,如今人文与科学的合作越来越多。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一方面它与气体排放、低碳等具体技术性问题相关,另一方面,人们还要思考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它同时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需要二者合作。在抗击气候变化问题上,跨学科研究还有待大显身手。

  “在现代生产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金惠敏称,在当前社会,科技和人文都可以创造价值。例如,工业设计加入艺术因素而具有了美学价值;科技产品除了可以满足实用需要之外,也可以满足需要。很多科技产品除了不断更新技术,还要不断改进外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安德明认为,科技与人文的互补与融合,既是一种趋势,又是当务之急。长期而言,二者尽管有冲突,但是也在冲突当中相互支持与补充。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得以向前发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