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因“地”制宜办民族教育

※发布时间:2018-10-27 15:09:4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欢迎来到二年级3班,我们的民族是藏族,了解到了藏族的服饰、童谣及一些风俗习惯……”视频中,一名身穿藏族服饰的小姑娘指着走廊教室墙面上的手抄报、藏族服饰、班徽图案一一介绍。

  这是在市朝阳区教育系统深化文明社区建设系列展示活动之“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教育”现场,市民族学校播放的视频中的一幕。校长侯运告诉大家,为将民族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相关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一项便是“一班一族”研究性学习活动:每班选择一个少数民族为主题,学生自主研究该民族的风俗历史、生活习惯、语言文字等,并在每班教室外设置展板,展示相关资料、手抄报等。

  据介绍,该校还为每个班提供一定数额的研究经费,定期开展研讨交流、班级展示、表彰励等激励性活动,并将每年5月设立为“民族团结教育展示月”。活动中,班主任和家长共同担任服务者和指导者,让学生成为研究主体,在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研究的展示形式、内容、时间等方面拥有极大自主权。侯运介绍,活动已经开展4年,学生不但对所研究民族的生活、民俗习惯、建筑风格、服装服饰、文学艺术等特点越来越了解,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汲取各民族中积极的要素。“如小学部的孩子和老师家长一起,创作具有民族特点的班旗和班徽。”以二年级3班为例,班徽中间以藏族最具特色的建筑布达拉宫作为背景,并画有格桑花,寓意幸福,建筑背后的雪山和朝阳既代表的风景,也象征班级同学像旭日冉冉升起,充满活力。“学校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布置、文化氛围等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内在心理、外在行为。”联合大学副教授都丽萍说。

  据了解,市民族学校约有33.5%的少数民族学生,分属6个不同民族,针对学生来源地域广、民族种类多、年龄跨度大等现实,学校确定了“课程为根,活动为源,文化为魂”的思,即以课程建设为根本,培养学生的民族知识及民族团结的人文情怀;以实践活动为源泉,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用文化建设营造氛围、凝聚,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民族教育不是空喊口号,要切实与学校课程建设融合,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即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大教育目标中。”侯运告诉记者,学校组织了课题攻关小组,聘请专家把关,梳理出语文、品德、体育等学科中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入点,编印成册后作为教师们课堂教学的辅助用书,并就书中内容与特点进行系列专题学习和研讨交流。在此基础上,学校以“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方法、手段、过程”等为主题,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小组研究课、校级展示课、专题检查评比等活动。通过“学科融入”,如在音乐、学术等学科中,加入藏族舞蹈、传统民俗扎染、蜡染等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增进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与认同。

  此外,学校还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到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范畴,围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在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开发民族武术、民族体育和民族工艺等30余门校本课程,其中空竹等课程达到百分之百普及。当天活动中,学生还现场表演了民族武术、藏族舞蹈、蜡染等技艺,朝阳区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评价道:“学校不仅研发民族活动,还把民族教育的内涵融入课程中,把民族文化作为载体推动课程。”

  在侯运看来,“民族教育不应该是生硬的,而是在教学、生活中,通过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形成一种尊重多样化、彼此关爱包容的意识。”为达到这一目标,只有丰富的课程还不够,考虑到学校地处常营回族乡,具备独特文化氛围的社区、家长资源,学校因地制宜,选择一部分文化层次较高、责任意识较强、具有一定专长的家长、社区代表,与学校教师、部分干部组成“办学质量督导团”、“教练团”,深度挖掘所处地域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邀请一些民族艺人来校“兼星期二右眼跳职”。民族工艺课程组长刘亚东表示:“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效地促进了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对于这一做法,都丽萍引用经济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评价道:“推动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一定是内生性的,即依靠内部资源,挖掘自身优势,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而民族学校恰恰充分利用了学生、家长、社区的特有资源,这种挖掘为学校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在过程中激活更多内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