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来护城河畔看看老北京过去的样子

※发布时间:2018-12-1 9:02:0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最美四月天”,在跨过“春如四季”后,京城终于醉在一片春光里。大家有没有拍到好看的照片呢?

  本次画展以“东城记忆”为主题,包括东城区和崇文区的街道、胡同、洋建筑等,画作分别选自学苑出版社“故园画忆”系列丛书之《京城旧影——老胡同》《京城旧影——四合院》《京城旧影——洋建筑》,以及《消失的胡同》等书,再现老北京旧时的风土人情和市井民生场景。

  从2009年开始,学苑出版社专门组织出版了一套“故园画忆”系列丛书,收录全国各个地方市镇乡村的历史文化景观和风俗,8年时间,70多册图书,100余位画家,10000余幅画作……计划3年内达到150册规模。该丛书入选新闻出版发展项目库,每册收百余幅手绘写生画。

  与摄影等形式不同的是,这些绘画作品都饱含了画家们对于画中景物的感情。因此,与绘画技巧、水平相比,“故园画忆”丛书更多地以作者对所画对象是否怀有深沉的感情为标准进行选择,也是这套丛书质量的重要。

  北京的宅院和胡同,已经伴随这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人走过了几百年。如今,院子拆了,胡同没了,老北京都住到五环以外去了,这北京还能叫北京吗?

  郑希成出生于1938年,家住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新桥九道湾的胡同里。从2002年起,退休后的郑老致力于北京胡同的、记录,用画笔追赶推土机,记录下那些曾经充满生命力,却即将消失的民居院落。

  通过查阅历史图像资料、实地调查走访,郑老试图精准地恢复院落和建筑物的原来风貌,以及记忆中所熟悉的北京四合院固有风貌,希望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读者。在2009年郑希成出版的《京城民居宅院》中,他所画的一百多个宅院,多半已经永远消失了。

  郑先生曾亲眼目睹过拆迁的惨况,他不会忘记这些历史场面,但却地采取怨而不愠的方式,在画稿中主要表现北京历史风貌之美。

  他来自异乡,却赢得了这个城市的尊重,曾成为获网民票选最多的“北京城市英雄”。大多数时候,况晗的工作从磨铅笔开始。他拿出最常用的“哈达姆斯”铅棒,在砂纸上仔细地打磨。

  18年间,况晗于用铅笔给古老的胡同作画,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胡同在他的笔下得以。在这个南方山村长大的画家看来,最初的胡同画,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渐渐地,屋角的腌菜缸、公用厨房墙上的菜篮子、胡同口斑驳的墙皮……都成了“时间”的对象,带着这个远离故乡的青年人的惆怅,一起画纸。这些北京人记忆深处的碎片在铅笔线条的堆叠中重现。

  况晗喜欢在胡同里游荡,体会北京人的生活。他曾讲,如果说北京的胡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其中有低回婉转也有奔腾。

  我要感谢那些在胡同里,曾经给我送过水、送过伞、指过、扇过蚊子、借给我椅子、讲过胡同历史以及鼓励过我的好心人。

  在致力于胡同文化的同行者中,有一位画者名叫戴程松。戴先生在胡同里生活了30多年,从2004年起,他穿梭在大大小小、七拐八拐的老胡同中,用一幅幅写生作品记录下即将消逝的胡同风貌,没想到,这一画就是14年。

  戴先生常一个人坐在胡同口,一画就是一整天。他用亲身经历,眼看、耳听、手记,感受北京的人情世故,画着胡同中数百年的历史痕迹,听着邻里们用京腔京韵细数柴米油盐。这里的每幅作品都有着一段故事,有些可能是道听途说也无从考证,但这些都是老北京最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

  每次在北京街头看到那些或中式、或西式、或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洋建筑”,都让我感觉仿佛打开了老北京近代历史文化的另一扇门。

  说起老北京的建筑,不止有天坛、故宫、颐和园等园林,胡同、四合院、筒子楼等民居宅院,还有矗立在马旁、胡同中,毫不起眼的“洋建筑”。

  从王府井大街的东堂到协和医学院校园区建筑,从大栅栏瑞蚨祥绸布店到劝业场,从清末陆军部南楼到北京大学“红楼”……这些鲜为人知的“洋建筑”,曾经陪着老北京城经历过一段动荡历史。如今,他们早已更名或改为它用,却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韵味。

  大学社会学博士,跑遍北京城大街小巷,用画笔记录下了百余栋近代洋建筑。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的相互融合,了老北京城独特神秘的身姿和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

  最后还要说一句,这次我们举办画展的角楼图书馆可是“京味儿”浓浓,位于老北京古城地标之一的左安门角楼中,它是京城唯一一家开在复建古迹里的图书馆呢~

  小米的乱情人生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