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平凉老人去世后的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19-12-24 0:43:28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父母去世曰“老了”,全家必须举哀、戴“孝”,叫做“白喜事”。80岁以上去世则叫“红白喜事”,门楣上持红白布,丧仪虽依样进行,但吹打乐队可奏喜庆之曲。

  那时,通常的丧俗是:在老人咽气前,家人要为其换上古代装束的新衣,名叫“穿老衣”;咽气后,要将老人尸体移至稻草铺成的地铺,叫做“睡铺草”。

  尸体要在铺草上停放一三五七天,始能入棺。抬尸入棺,由长子扶头,次子扶脚,至亲男子帮抬,女儿、媳姨均不得近前相帮。

  棺前挂孝帐,设灵堂,孝子披麻戴孝,日夜守灵,并接待亲友吊孝。任弼时子女来人吊孝时,家属妇女必须号啕大哭,叫做“哭丧”。如果吊孝时无人哭丧,会被人视为“绝户”,吊客也认为是个晦气。灵柩在家中停放七日以上,方可出殡,叫做送葬,通称送老人上山。

  这时,富贵人家大搞排场,出殡前夕要请“放焰口”,亡灵。出殡时前有纸扎的“开神”、“接引佛”和金童、玉女、“灵幡”先导,接着是写有死者姓氏、官衔的“铭旌”和放置死者遗像的影亭、“主轿”和送葬宾客,灵柩两边是孝子、亲属,以及、等组成的队伍。此即俗称“大出丧”“借来显活人的威风”。